壹号娱乐

400-070-7072
PET核磁是什么?
2025-06-04
微信截图_20240312162442.jpg

PET核磁是什么?

PET核磁通常指的是PET-MR,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(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,PET)与磁共振成像(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,MRI)的结合。以下是关于PET-MR的详细介绍:

基本原理

PET原理:PET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,其基本原理是向人体注射含有放射性示踪剂的化合物,通常为18F-FDG(一种葡萄糖类似物)。由于肿瘤细胞等病变组织的代谢率较高,会摄取更多的示踪剂。当示踪剂在体内衰变时,会释放出正电子,正电子与电子相遇后发生湮灭,产生一对γ光子,PET探测器通过探测这些γ光子来重建图像,从而反映组织的代谢情况。

MRI原理:MRI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的氢原子核(质子),使其发生核磁共振现象。当射频脉冲停止后,质子会回到原来的能量状态,同时释放出能量信号,MRI设备通过接收这些信号并进行处理,重建出人体内部的详细解剖图像。

PET-MR融合原理:PET-MR将PET和MRI两种成像技术的优势相结合,在同一设备上同时进行检查,将两种不同性质的图像进行同机融合显示。这样既可以提供组织的代谢信息,又能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,有助于更全面、准确地诊断疾病。

临床应用

肿瘤诊断:PET-MR在肿瘤的早期诊断、良恶性鉴别、分期、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。它可以一次检查全身,发现微小的肿瘤病灶,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范围和转移情况,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。

神经系统疾病:对于脑瘤的良恶性鉴别、恶性胶质瘤边界的确定、肿瘤治疗后放射性坏死与复发的鉴别等有重要作用。此外,PET-MR还可用于癫痫灶的准确定位,以及抑郁症、老年性痴呆、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。

心血管疾病:PET-MR能够鉴别心肌是否存活,为是否需要手术提供客观依据。它还是公认的估价心肌活力的“金标准”,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。

优势

无辐射或低辐射:与PET-CT相比,PET-MR没有CT检查带来的X线辐射伤害,因此更加安全,尤其适用于健康人群的体检以及对辐射敏感的人群。

多模态、多参数成像:PET-MR可以同时提供功能代谢信息和高分辨率的解剖结构信息,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、优势互补,在复杂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。

适用范围广:除了上述提到的肿瘤、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外,PET-MR还可应用于其他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研究。

检查流程

检查前准备:检查前一天不要进行激烈运动,晚餐为清淡食物,晚餐后禁止任何食物,包括含糖饮料和高糖分水果。检查当天不用早餐,不做强烈活动。候诊登记后,测量血糖,当班医师会询问记录病史、身体精神状态等。

注射显像剂:在患侧对侧建立静脉三通管道,成人注射8-10mCi18F-FDG,防止显像剂外漏。注射后在安静、避光的室内卧位或半卧位休息,保持全身放松状态。

图像采集:注射后45-60分钟开始图像采集,显像前必须排尿,并取走各种身体金属佩戴物。检查过程中要求全身处于放松,保持身体不动。

检查后注意事项:检查后,受检者不要马上离开候诊室,等候图像处理结果。如有特殊情况,需及时询问和检查病人,并决定是否重做显像或做延迟显像。

适用人群

健康体检人群:如社会精英、生活压力大、身体透支的人群,定期做PET-MR检查,可排除重大隐疾。

长期疾病史者:如患有乙肝、慢性萎缩性胃炎等,通过PET-MR检查可排除病情加重及并发症。

有肿瘤病史或家族史人群:这类人群定期进行PET-MR防癌筛查,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。

不良生活习性者或疑似肿瘤患者:如长期作息无常、暴饮暴食、中老年女性下体不规则流血等,通过PET-MR检查可降低肿瘤的发生概率或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。

心血管病人和颅神经病人:PET-MR对这些疾病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。

综上所述,PET-MR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,具有无辐射或低辐射、多模态成像等优势,在肿瘤、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。